#股债平衡:投资中的攻守道#
#债市波动 #股债跷跷板 #资产配置 #防守投资
一、市场背景:债市波动加剧,投资难度升级
2025年的债券市场告别单边牛市,转入宽幅震荡格局。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震荡区间接近40BPs,银行现券交易规模在8月明显回调,部分城农商行甚至出现浮亏。政策面上,财政发力与货币宽松交替;资金面上,汇率压力与机构行为分化导致波动频繁。与此同时,股债“跷跷板”效应凸显:7月以来A股回暖,债市却承压调整,投资者在焦虑中面临抉择——是坚守债市票息,还是转向权益博取收益?
深层思考:债市波动的本质是预期差博弈。当市场情绪脱离基本面,利率的短期波动会放大非理性踩踏或追涨风险。例如,国债利息征税新规后,银行配置行为变化进一步加剧市场分化。此时,盲目追逐短期收益或恐慌性赎回,反而容易踏错节奏。
二、排球哲学×投资智慧:李冠頔的“防守反击”策略
中欧基金基金经理李冠頔曾为排球运动员,她将竞技体育的战术思维融入资产管理,提出三大核心观点:
1. 防守是另一种进攻
排球比赛中,自由人的价值在于为进攻创造起点;投资中,控制回撤比追求收益更重要。李冠頔管理的产品(如国富安颐稳健)近一年最大回撤-1.10%,远低于同类均值-3.61%,靠的正是严控风险下的票息积累。她强调:“债券赚得慢、亏得快,必须靠防守垫底,再寻找反击机会。”
2. 团队协作>个人英雄主义
排球需要二传手组织战术、主攻手执行得分;投资则依赖信用研究、利率研判、交易执行的系统化配合。李冠頔指出,中欧基金的“工业化”投研体系通过专业分工提升胜率稳定性,避免依赖单一基金经理的短期判断。
3. 关键分能力决定长期胜率
排球比赛的胜负往往取决于局点把握,投资亦然。李冠頔认为,优秀基金的核心是 “净值不断创新高” ,这要求基金经理在市场关键节点做出正确决策,例如在利率低点拉长久期、在高点及时止盈。
三、实战检验:固收+产品如何平衡股债跷跷板?
以李冠頔管理的国富安颐稳健6个月持有期混合基金为例(A类份额:017886):
- 股债配比科学:债券仓位占比约80%,股票仓位不超过20%,利用股债负相关性平滑波动。
- 业绩韧性突出:近一年年化收益7.19%,卡玛比率(收益/回撤)达5.61,远超同类均值2.14,显示高性价比风险收益比。
- 策略灵活性:结合利率波段操作与信用阿尔法挖掘,在震荡市中通过衍生品对冲降低净值波动。
对比传统纯债基金:在利率下行周期,纯债基金收益空间收窄(如城投债收益率降至2%以下),而固收+产品通过权益增强,在债市调整时能捕捉股市机会,避免“躺平”被动。
四、给投资者的配置建议:构建你的“攻守组合”
1. 底仓配置:稳字当头
- 保守型投资者:股债比例2:8,以中短债基金、利率债为主,规避信用下沉风险。
- 稳健型投资者:股债比例3:7,搭配李冠頔管理的固收+产品,兼顾票息安全与弹性收益。
2. 动态调整:把握波段与止盈
- 利率高位时:加大长久期利率债配置(如10年期国债收益率>2.2%时);
- 股市低点时:增配权益仓位,通过定投平滑成本。
3. 心态管理:拒绝“牛市亏钱”陷阱
李冠頔指出,牛市反而容易亏钱,因为投资者易在狂热中追涨、忽视风险。她建议用 “清零思维” 划分投资周期,定期复盘策略,避免情绪化操作。
五、总结:投资如排球,胜在节奏与体系
债市波动常态下,单一资产押注的性价比骤降。李冠頔的排球哲学启示我们:
- 短期:接受波动,利用股债跷跷板做再平衡;
- 长期:通过专业化团队和纪律性策略提升“良品率”。
真正优秀的投资不是每次扣球得分,而是少犯错、稳防守、抓关键。正如排球赛场上的名言:“球不落地,永不放弃!”——投资亦需如此坚韧。@中欧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