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最新研报指出,港股市场冲高回落后,行业间高低切演绎极致,农林牧渔、房地产、医药等滞涨板块上周领涨。资金提前切换背后,是流动性承压与主线模糊的交易性因素。兴业研究则强调,港股风格正转向防御,南向资金上周净流入248亿港元,主攻银行股;外资流入虽放缓,但主动型资金流出收窄。银河证券补充,市场风险偏好趋谨慎,周期股因“反内卷”政策下商品涨价或迎反弹,红利股在降息不确定期更显防御价值。
近期港股银行利好频传。工商银行11月10日披露中期利润分配方案,每10股派1.414元,合计派息503.96亿元,股价当日上涨1.9%;建设银行同日宣布每10股派1.858元,合计派息486.05亿元,股价涨1.97%。中国银行也公布中期分红方案,每股派息0.1094元,H股股东可选人民币或等值港币收取。此外,港股通红利ETF(513530)连续5周规模净增长,最新规模22.51亿元,较年初增长77%,其跟踪的港股通高股息指数近一年股息率5.73%,高于A股同类指数。
资金面看,南向资金年内净买入超1.3万亿港元,占港股成交三成以上,定价权显著增强。防御风格因年末临近或持续数周,成长股若因非基本面因素下跌,反成低位布局机会。
市场波动难免,但银行股长期破净与基本面改善的矛盾终将收敛。以$鹏华中证香港银行指数(LOF)C$ (基金代码:010365)为例,该基金紧密跟踪中证香港银行投资指数,前十大重仓股占比85%,汇聚建行、汇丰、工行等龙头企业,相当于一键买入香港金融核心资产。选股逻辑兼顾短期弹性与长期稳定性:短期维度,建议关注资产规模增速快、不良率低的银行——如招商银行H股近期日均成交额放大,股价站稳年线,其零售贷款占比超60%,抗周期能力突出;光大银行H股股息率超7%,在降息周期中更具吸引力。中长期视角,业务多元化、零售转型成功的银行更抗跌,如平安银行H股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28%,零售客户数突破1.2亿,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该基金长期业绩表现稳健优异,近1年上涨46.20%,近2年上涨84.25%,近3年上涨97.19%,近5年上涨102.04%,成立以来取得111.98%收益,堪称穿越周期的“定海神针”。#锂电池行业拐点确立!锂电大周期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