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股的集体回暖与信立泰涨停创历史新高,反映了市场对集采新规的积极回应。
国家医保局发布第十一批药品集中采购文件,此次集采方案遵循“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的原则,对规则进行了多项优化调整。
不再简单锚定“最低价”中标,而是引入更科学的价差控制规则,引导企业理性报价。
01 规则优化:告别“唯低价论”,注重质量与可持续
第十一批集采方案最显著的变化是摒弃了以往最低价中标的模式。新规则对价差计算的“锚点”进行优化,即使出现个别企业报低价,也不会影响其他正常报价的企业。
方案引入了“低价声明”制度,要求每个品种报价最低的中选企业对报价合理性作出解释,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回应社会对低价中选的质疑。
本次集采还提高了投标资质门槛,要求投标企业具有2年以上同类型制剂生产经验,并将质量考察范围从“投标药品”扩展到“投标药品的生产线”2年内不违反药品GMP要求。
这些变化标志着集采从“价格主导”迈向“质量、效率、公平、可持续”并重的新阶段。
02 市场反应:创新药企股价集体上扬
新规发布后,创新药概念股表现活跃。信立泰涨停并创下历史新高,甘李药业回封涨停,海创药业、泰格医药、艾迪药业、盟科药业等多只个股跟涨。
这种市场反应表明投资者对集采规则优化的认可。资本市场正在重新评估创新药企的投资价值,尤其是那些具有核心研发能力和差异化产品的企业。
本次集采继续坚持“新药不集采、集采非新药”原则,排除了通过谈判新进入医保且仍在协议期内的品种,保护了行业创新积极性。
03 企业转型:从仿制药到创新药的跨越
以信立泰为例,这家曾依靠首仿药“泰嘉”成就辉煌的企业,在经历集采阵痛后,成功向创新驱动转型。
近年来,信立泰在创新药研发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包括YOLT-101、SAL0140等5个创新药物获得临床批件或上市许可。
同时,公司心血管产品线得到扩充,复立安、信超妥等新产品获批,与现有产品形成战略互补,增强了在心血管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创新转型成为药企应对集采的关键策略。越来越多的企业从“me-too”向“me-better”跨越,专注于开发具有临床优势的差异化产品。
04 行业前景:政策优化推动价值回归
随着集采规则的持续优化,创新药行业正迎来更加清晰的发展前景。支付环境改善为创新药企带来利好,医保基金对协议期内谈判药品累计支付已达4100亿元。
2024年医保谈判中,创新药的成功率突破90%,且降价幅度趋于稳定。商业健康保险的快速发展也将为创新药支付提供更多支持。
资本市场对创新药企的期待也从“何时盈利”逐步转向“稳定分红”,表明行业逐渐走向成熟。随着更多企业实现盈亏平衡,创新药板块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的双提升。
多元化支付格局正在形成,为创新药企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更稳定的收益预期。
05 从全球视野看
中国创新药企正从“跟跑”向“并跑”转变,甚至在部分抗体类药物领域实现“领跑”。2024年约31%的大型跨国药企引进的创新药候选分子来自中国。
随着集采规则日益科学化,中国医药行业正走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创新药企的长期价值正在重新被市场发现。
#爱“药”趁早#
#创新药赛道火爆:机构调研+资金加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