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上午,光谷创新天地商业公园内,一群“机器人同事”已整装待发,迎接首批访客;当日,全国首家人形机器人7S店在此正式启幕。
步入店内,湖北本土研发的人形机器人矩阵率先映入眼帘,包括格蓝若的“劳动者”、手智创新的“远游”、湖北启灵的“神农”、荆楚机器人的“精灵”、光谷东智的“光子”、光谷华汇的特种机器人,以及华中科技大学HRT团队研发的小型人形机器人。
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董事长李正祥介绍,相较于传统汽车4S店模式,人形机器人“7S店”包含销售(Sale)、配件(Spare parts)、服务(Service)、信息反馈(Survey)、解决方案(Solution)、展示(Show)、培训(School)七大功能。其中,核心功能为整机销售,产品覆盖工业制造、文旅导览、康养护理、特种作业等十余个应用场景。
“这台‘远游’能陪老人聊天、提醒用药,那台‘劳动者’可在工厂巡检,监测设备温度与声音异常,还有在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斩获首金的‘光子’。”李正祥补充道,这些机器人均源自湖北本土产业链,顾客在此不仅能现场选购,还可定制功能并申请金融支持。
光谷目前已研制发布10款人形机器人,覆盖产业链核心零部件31类,涵盖“大脑”“小脑”“肢体”及“感知”等关键领域。其中,华威科的电子皮肤、元生创新的惯性传感器市占率超50%。在控制系统领域,光谷已形成操作系统、GPU、智能芯片及运动神经中枢系统的布局;感知系统方面,拥有姿态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柔性光纤机器人躯干姿态感知系统等技术;驱动与传动环节则具备行星减速器、滚珠丝杠、液压动力单元、伺服电驱动组件等核心能力,机器人零部件产业链正逐步完善。
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武汉超算中心等已建成投用的算力基础设施,也将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周芳
#科技小登大揭秘#
#4000点 到底要不要止盈?#
#国企改革爆发,或成市场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