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奖】浪漫七夕,收益更 “吸睛”# 在政策大力支持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的背景下,小盘成长风格成为2025年A股市场的核心主线。
市场逻辑:小盘成长的结构性机遇
1. 政策红利驱动
国家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扶持政策持续加码,中证1000指数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达18.4%,显著高于其他宽基。2025年政府专项补贴覆盖半导体设备、工业机器人等硬科技领域,直接拉动相关企业净利润增速超20% 。政策催化下,小盘成长股的盈利弹性与估值修复空间显著。
2. 流动性与风格共振
当前银行间流动性指标DR007维持在1.6%低位,宽松环境下小盘股的高贝塔属性被激活。2025年以来中证1000指数涨幅达21.57%,远超沪深300的7.33% ,风格分化趋势延续。
3. 估值与预期匹配
尽管中证1000指数PE(TTM)升至47.36倍(近十年73.88%分位),但其成分股2025年预期净利润增速达28.44%,是沪深300的1.8倍 ,成长性支撑估值合理性。
产品特性:三维模型驱动超额收益
1. 量化策略核心竞争力
基金采用“基本面+量价+事件驱动”三维因子模型,其中制造业盈利质量因子权重达35%,重点筛选ROE连续3季度提升的标的。事件驱动因子实时捕捉政策红利,例如2025年Q1提前布局半导体补贴受益标的楚环科技,单季涨幅达42%。多因子模型下,超额收益中63%来自选股能力,29.7%来自行业配置优化 。
2. 动态风险控制体系
通过风险平价模型将行业偏离度严格控制在5%以内,持仓分散至376只股票,单一个股持仓不超过1.11%。2025年最大回撤-14.58%,较中证1000指数低3个百分点 ,在微盘股回调期间展现出较强的抗跌性。
3. 费率结构与流动性优势
C类份额无申购费,持有7天免赎回费,年化销售服务费0.4%,显著低于主动权益基金。规模4365万元(截至2025年6月) ,在小盘股流动性有限的环境下仍能保持灵活调仓,避免大额资金冲击成本。
业绩表现:超额收益持续领跑
1. 绝对收益与超额能力
基金近1年收益率达69.81%,远超同期中证1000指数的52.95%。年化超额收益15.94%,信息比率2.69(超额收益/跟踪误差),超越92%的同类产品。风险调整后收益突出,夏普比率3.0,单位风险收益能力极强 。
2. 分阶段表现与适应性
上涨行情:2025年上半年净值涨幅41.07%,通过精准捕捉AI算力、新能源等主线实现超额收益 。
震荡市:2024年Q4微盘股踩踏中,通过量化择时降低仓位5%,回撤控制优于87%的指增产品 。
政策催化期:2025年Q2半导体政策出台前,模型提前布局设备股,单季超额收益达7.2% 。
工银中证1000指数增强C凭借三维量化模型、严格的风险控制与突出的超额收益能力,成为布局小盘成长股的标杆产品。在政策红利释放与流动性宽松的背景下,该基金为投资者提供了“指数收益+量化增强”的双重收益来源。@工银瑞信基金
$工银中证1000指数增强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