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投资者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想与各位进行一次坦诚的沟通,重点面向场外基金的投资伙伴,分享我近期的操作反思与一项重要的策略调整决定。
一、回顾与反思:场内外策略的“水土不服”
在过去的7、8、9月份,我的操作思路存在一个核心问题:我几乎完全沿用场内交易的波段思维,去指导场外基金的操作。
这套方法在趋势明确的行情中或许有效,但在刚刚过去的10月份,市场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教训。10月的市场节奏发生了显著变化,呈现出“一周一个热点,板块快速轮动”的特征。经常是本周大涨的板块,下周就出现大跌。
在这种环境下,场外操作的弊端被放大:
第一笔交易往往问题不大。但后续的补仓操作,由于场外基金持有不足7天会产生高额赎回费,导致头寸被“锁住”,无法在板块轮动时及时撤离,非常被动。
我必须承认,这其中也有我对个别板块的判断失误。 例如,对于通信和芯片板块,我错误地判断其将开启“第二波”主升浪,而实际上它们走的是“箱体震荡”。回头看,像恒生医药、游戏等板块,其实已经清晰地显示了前高压力位的有效性,但我当时却选择了视之为“机会”。最后两天的市场回调,让这个判断付出了代价。
即便是场内交易,我也存在执行力不足的问题——有些标的明明可以及时止盈或止损,却因犹豫而错失良机。
二、解决方案:战略清晰化,场内外彻底分离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经过深思熟虑,我做出以下核心调整:
从即日起,我将彻底区分场内与场外的投资策略与标的池。
策略分离:
场内交易:继续发挥其灵活的优势,侧重于中短线波段操作,追求资金的利用效率和机动性。场外投资:将转向更注重行业趋势与中长期持有的策略,降低操作频率,以稳健和可持续性为核心目标。标的分离:
两类账户所关注的基金标的将不再完全重合。我会为场外投资精选更适合中长期持有的赛道和产品,避免因短期波动而被迫进行高频操作。三、具体配置与原则补充
基于上述调整,场外投资部分将明确以下安排:
定投计划持续执行:
房地产定投:原有计划保持不变,继续按期执行。纳指生物科技:将采取“底仓+周定投”模式,先建立10%的底仓,随后启动每周定投,平滑成本,长期布局。当前持仓的处理思路:
对于场外目前存在浮亏的通信、创业板、港股科技等板块,无需过度焦虑。可行的路径有两条:一是严格按纪律止损;二是如基本面未恶化,保持耐心,用时间换空间。请根据自身风险偏好选择。【新增】针对场内朋友:我知道不少朋友跟我一样,在场内也持有创业板、科创芯片等标的并出现浮亏。我的建议是:请勿慌张,同样有两种应对——要么耐心等待明确低位时补仓摊薄成本,要么严格执行止损纪律。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倾向于选择前者,但请大家务必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做出决策。新增两项核心原则:
铁律一:坚决不让浮盈变亏损。这是必须坚守的底线。任何持仓在有过可观浮盈后,不应放任其跌破成本线。保护本金和利润,永远是第一要义。铁律二:控制右侧交易仓位。为防范追高和轮动风险,场外投资中,用于右侧交易的资金占比,建议不超过总资金的50%。保留足够的“子弹”和仓位灵活性,是长期存活于市场的基础。四、未来展望:更专注,更稳健
这次调整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的投资体系更加健康、更具适应性。未来的操作,无论是场内还是场外,都将严格遵循我自己的实际持仓和交易计划进行分享,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与可参考性。
投资是一场持续的修行,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偏差并果断修正。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与陪伴,希望这次策略的优化,能让我们在未来走得更稳、更远。
稳住,持续进化!
基金代码:
$银河中证通信设备主题指数发起式C(OTCFUND|021989)$
$国泰中证煤炭ETF联接C(OTCFUND|008280)$
$南方中证房地产ETF发起联接E(OTCFUND|010989)$
$天弘中证银行ETF联接C(OTCFUND|001595)$
$广发中证全指建筑材料指数C(OTCFUND|004857)$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发起式C(OTCFUND|020671)$
$华安创业板50ETF联接C(OTCFUND|160424)$
数据侠真言:
1.慢就是快,不亏就是小赚,小赚就是大赚。
2.创新高的标的继续创新高,创新低的标的继续创新低。
3.建仓和出货遵循建仓三原则。
4.能让你睡得着觉的投资就是好的投资。
5.控制好风险再谈收益,避开风险谈收益就是耍流氓。
6.股市有涨跌,心情有好坏,心中有定数。
7.以买入下跌为假设建仓,而不是上涨。
8.以卖出上涨为假设出货,而不是下跌。
9.不要因为错过一棵树而哭泣,否则你将失去整片森林。
10.不要用现实的逻辑去考虑资本市场的问题。
11.买在无人问津处,卖在人声鼎沸时。
12.把握自己能把握的,选择自己能选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