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中国证券报
上周,A股“924行情”迎来一周年。在过去的一年里,市场悄然发生着深刻的变化:A股主要指数大幅上涨、市场总市值首破百万亿元、公募“翻倍基”批量出现……
指数上扬,市场向好
“924行情”启动以来,上证指数累计涨幅达40.19%,深证成指涨幅超65%,北证50、科创50、创业板指等指数涨幅均超100%。其中,北证50指数大涨163.26%。市场呈现明显的“成长强于价值”态势。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9月24日,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A股市场行业表现方面,近一年,电子行业成为最耀眼的明星。整体看,申万一级31个行业全线飘红,科技股领涨,带动A股估值提升。其中,电子、通信、综合行业涨幅领先,均涨超100%;计算机、传媒、机械设备行业涨幅均超80%。仅煤炭、石油石化、公用事业行业涨幅不足10%。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9月24日。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展望后市,机构认为,上涨驱动力有望持续。国泰海通证券称,投资者无需过度担忧阶段性调整:其一,两融规模、流通市值处历史均值,两市整体估值不高,多数权重股股价处于低位,未显过热;其二,中国货币政策宽松仍有空间,增量经济支持举措有望出台。(资料来源:国泰海通证券《波动与应对》,发布于2025年9月4日。)
A股市值,突破百万亿
伴随主要指数大涨,A股市场总规模迎来历史性跨越。相较于2024年9月24日的82.1万亿元,A股市值如今已增长近37万亿元,一举达到118.71万亿元。与此同时,A股个股“万亿市值俱乐部”同步扩容,新增3名成员,公司总数增至10家,充分印证了龙头股估值修复的强劲力度。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9月24日。
从多维度审视,A股市值突破100万亿元,这一里程碑事件意义非凡。这标志着A股市场规模的量级扩张,更深刻折市场生态与投资逻辑的深层次跨越——市场正从周期主导模式逐步转向价值驱动模式。这一突破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与升级趋势下的必然产物,彰显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与潜力。
公募爆发,“翻倍基”涌现
过去一年,市场整体回暖推动A股强势上行,公募基金同步迎来业绩爆发,“翻倍基”批量涌现。
数据显示,近一年,全市场有771只主动基金(仅统计主代码)复权净值增长率超100%;从类型来看,其中主动管理翻倍基金(偏股混合型、QDII、灵活配置型、普通股票型)有456只,印证主动管理在结构性行情中的核心价值。(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9月23日。)
从基金管理人层面来看,合计有12家机构旗下主动管理翻倍基金数量超10只;其中,信达澳亚基金以20只“翻倍基”位居榜首,这一数量占信达澳亚基金主动权益产品比例达39%(20/52),彰显其在主动投资领域的深厚积淀与突出实力。
信达澳亚基金于2006年6月成立,过往一直深耕主动权益领域。其20只“翻倍基”由10位不同基金经理贡献,这些产品风格广泛,覆盖AI算力、半导体、智能汽车、高端制造、新能源、周期成长等多个高景气赛道。
这不仅展现出公司对科技成长主线的精准布局,更反映出信达澳亚基金投研团队在细分领域的深度挖掘能力。通过在不同高景气赛道的多元化布局,信达澳亚基金成功捕捉到了市场中的众多投资机会,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回报。
债券市场,进入“蛰伏”
2024年表现亮眼的债市,今年走势震荡。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走势呈“上—下—上”区间震荡态势;7月以来,债市震荡走弱,8月出现明显下跌。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为2025年1月1日—2025年9月24日。
分析震荡原因,或源于多重因素叠加:股市持续走强、“反内卷”政策落地,再叠加基金新规及宏观数据等影响,债市调整压力凸显。
展望后市,机构认为,基本面仍对债市偏利好,近期发布的数据均显示经济基本面在复苏阶段。随着债市调整时间拉长、空头情绪宣泄逐步到位,债市交易有望回归基本面逻辑。(资料来源:华安证券《年内降息有必要吗?》。)
“924行情”这一年,市场多方面均历经深刻变化。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这可能是机遇与挑战交织的时期,也可能是重新审视自身投资策略与风险偏好的关键节点,如何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精准布局、优化持仓,或是获取理想收益的关键所在。
#9月你看好哪条投资主线?#
#九月基金投资策略#
#10月你看好哪些投资赛道?#
风险提示:本材料提及的看法和思路仅代表发表时的观点,随着市场环境变化可能会发生改变,故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保证;本材料提及的关于投资范围、投资方向、投资比例等内容不构成产品投资操作的限制,产品的投资范围、投资策略、投资限制以产品合同约定为准。本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债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的表现保证。基金投资有风险,请投资者全面认识基金的风险特征,听取销售机构的适当性意见,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在详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基础上,谨慎投资。请投资者严格遵守反洗钱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切实履行反洗钱义务。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