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最近一年,A股好像真的不一样了。
从去年9.24金融会议开始,市场悄然转向,上证指数从2700多点一路向上,而今已经接近3900点了,结构性机会层出不穷。
但很多朋友也在问:这一轮行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主线在哪里?为什么有人大赚,也有人遗憾踏空?
本期就带大家一起复盘“924会议”一周年的市场之变,看懂数据背后的逻辑,以及一些思考。
1、整体表现:市场情绪修复+赚钱效应共振
如果把“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看成是咱们普通基民的平均持仓,这一年发生了什么?
从去年9.24至今的涨幅,已经达到了58%;而同期的纳指和标普500则分别上涨26%和16%;
期间的最大回撤大约是14%,同期纳指和标普500的回撤都在20%以上。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0923
一句话总结:近一年来的A股,从收益和回撤来看都表现较强,反映出整体市场情绪的修复和赚钱效应的回归。
2、个股普涨:95%股票上涨
全市场5431只股票中,上涨数量达5167只,占比95%。
其中,接近3000只涨幅超过50%,里面也不乏千亿市值的大龙头股。
不过,也有9只股票腰斩、27只退市。
来源:wind、广发基金,截至20250922
这9只逆市腰斩的股票,特别值得进一步观察思考:
其中有5只,是退市风险警示股,原因则涵盖了财务造假、股价低于1元、经营持续亏损三类。
其余4只,大幅下跌的原因出奇地一致:在2024年9月到11月完成IPO,上市当天的涨幅全都达到了1000%以上,也就是当日即十倍。当然,后续还是要回归其真实价值,因而在这一年里,股价都腰斩了。
一句话总结:基本面是决定价值和价格的核心因素。大家不要被市场情绪冲昏了头脑,去追逐一些完全没有基本面支撑的短期热点,这些波动都是非常大的。
3、结构分化:拥抱新时代资产
从截至9月23日的wind数据来看,这一年所有申万一级行业均实现了上涨,其中:
前三名分别是:通信,124%;电子,121%;计算机,82%;
相对靠后选手分别是:煤炭,3%;石油石化,8%;公用事业,10%。——都是典型的红利主题行业。
然后,我们再看看之前的几个热门行业,近一年涨幅分别是:
白酒,14%,有涨幅,但排名靠后;
银行,25%,受益于红利主题而表现尚可,不过还是跑输大盘了;
医药生物,45%,受到今年的创新药行情带动,表现还不错;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69%,还是比较亮眼的。
再微观一点,如果我们看涨幅TOP15的个股(剔除日均市值不足100亿的小盘股,这些股票容易被炒作),行业分布更加鲜明:
10只来自TMT行业(通信、电子、计算机、传媒);
2只来自机械设备行业,且这两家公司的产品,都是机器人的重要零部件;
2只来自电力设备行业,其中一只的主要产品,也是机器人零部件;
1只来自医药生物行业。
一句话总结:新时代资产正在崛起,我们的投资思路也需要跟着更新。
4、主动基金:信心回归!跑赢沪深300指数近18%
近一年,主动股票基金指数上涨近58%,而同期沪深300上涨40%。
主动基金的超额收益,终于又站起来了。特别是今年4月以来,主动基金的超额收益超过沪深300指数。
来源:wind,截至20250923
这个差距,可能看起来不是很大,但从2021年底到2024年底,整整三年时间里,主动基金持续跑输被动指数,确实伤透了不少投资者的心。好在,最近市场终于又让大家看到了希望。
那为什么主动基金表现这么好?
——主要在于本轮行情中更集中的市场风格。
正如上文所说的,这一轮行情的主线非常清晰:芯片、算力、机器人、创新药、电池等科技创新领域成为领头羊,而且行业内部分化极大,龙头股涨幅显著高于其他公司。
这种行情,对于个股权重分散、行业配置分散的被动基金来说,并不是很友好,但却是主动基金的优势战场——基金经理可以通过集中布局主线行业、精选龙头个股,更好地捕捉上涨动能。
那被动指数基金以后不值得关注了吗?
——看策略。例如轮动策略。
事实上,创业板指近一年上涨超100%、科创50更是飙升125%。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特定的被动基金偏配(如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恒生科技指数等),来使得持仓的风格,向科技成长的主线靠近;同时,充分的分散度,也能避免个股暴雷的风险。
目前我们也有不少基金组合是按照这个思路来运作的,大家也可以关注。
5、未来,还能走多远?
回顾来看,这一轮行情有许多重要因素的共振。
1)国内:首次设置支持资本市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股市带来更多流动性
当时“924”很火的一条消息,就是央行潘行长推出的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5000亿【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
简单说,就是央妈给金融机构放低息贷款,并规定金融机构拿到这些钱以后只能用于投资股市。
3000亿【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
说白了,就是给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放低息贷款,鼓励他们进行回购和增持。
我们知道,当市场情绪低迷时,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没有增量资金的进入。这会让很多经营状况不错的股票,呈现“涨不动”的情况,进一步地打压了投资者的信心,形成恶性循环。
而央行的这两项贷款工具,就直接解决了这个问题:央妈来提供资金、让大家买,从而直接打破了股市成交额低迷、情绪悲观的负面循环,给市场注入更多的流动性。
2)国内:债券投资的回报率已经相对较低了
今年的债市,除了年初的一波大涨外,后面一直不怎么太平。
在10年国债收益率下降到不足1.7%之后,债市就一直在上上下下。较大的波动和回撤,让很多个人投资者朋友感到非常焦虑。
于是,很多资金开始大规模转向收益更高的资产——对应的,“固收+”和股票型基金规模大涨。
这也是从另一个方面,解决了股市缺少增量资金的重要问题。
3)海外: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全球流动性转向,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2024年9月19日,美联储宣布降息50bp,停止了2022年以来的加息周期。
历史经验显示,美联储在非危机时期降息,对A股多数是利好:全球水多了、人民币资产吸引力上升、风险偏好回暖。
我们也不妨换个视角,从反面来看待这个事情:如今,美国进入降息周期,已经是比较确定的事情了,因而未来市场的上涨的力量或许也会大于下跌的力量。$广发纳斯达克100ETF联接人民币(QDII)A(OTCFUND|270042)$
站在当前节点,谨慎的人可能会说:
“历史上,上证指数仅有2次突破3800点,每次的维持时间不过9个月以内;
历史上,也很少出现过像现在这样,房价、通胀、私人部门信贷和社融数据持续下跌这么久的时候。
也有乐观的人可能会说:
“中国上市公司的科技制造实力,从未像现在一样给力过;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市场空间,也是在历次工业革命中,都排的上号的;
上面所说的央妈放水、债市资金转移、美联储降息所带来的增量资金潜力,也是首次发生这么一致的共振。
而从投资者的视角来看,后续市场涨或是跌,是我们无法预测的内容,但可以肯定的是,很长一段时间内,市场的新一轮活水正在涌动。
$广发沪港深医药混合C(OTCFUND|014115)$$广发量化多因子混合(OTCFUND|005225)$$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联接C(OTCFUND|013180)$$广发多因子混合(OTCFUND|002943)$$广发先进制造股票发起式C(OTCFUND|014192)$$广发新兴成长混合C(OTCFUND|018291)$$广发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OTCFUND|012805)$$广发中证军工ETF联接C(OTCFUND|005693)$$广发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0640)$
风险提示:广发基金本着勤勉尽责、诚实守信、投资者利益优先的原则开展基金投顾业务,但并不保证各投顾组合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参与基金投顾业务,存在本金亏损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策略的风险特征与单只基金产品的风险特征存在差异。基金投顾业务项下各投资组合策略的业绩仅代表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的业绩表现,为其他投资者创造的收益也不构成业务表现的保证。因基金投资顾问业务尚处于试点阶段,存在因基金投顾机构的试点资格被取消不能继续提供服务的风险。
投资前请认真阅读投顾协议、策略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充分了解投顾业务详情及风险特征,选择适合自身的组合策略,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