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板块相关基金
港股科技ETF (159751)
【市场风格切换,新消费开启估值切换】
A股市场迎来关键的四季度交易期,10月以来,机构投资者开始调整仓位,寻
回顾历史数据,A股市场四季度常常出现风格切换,资金从高弹性成长股转向低估值防御板块。今年这一趋势更加明显,中秋国庆假期后,消费板块的防御属性开始凸显。10月中美贸易摩擦存在反复风险,市场波动加剧背景下,新消费板块凭借其内需主导、抗周期特性,成为资金避险的理想选择。与传统消费不同,新消费企业更加注重情绪价值和个性化体验,精准抓住了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变化。从资金流向看,近期大消费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状况有所缓解,部分龙头股出现连续三天净流入态势。市场资金正在重新审视消费板块的配置价值。业绩确定性是新消费板块吸引资金的关键。三季度财报季拉开序幕后,业绩表现成为试金石。那些具有持续成长性的新消费公司,有望在Q4开启向2026年的估值切换。(数据来源:腾讯金融行业数据库、腾讯证券、财联社)
【细分赛道分析,把握新消费核心主线】
新消费涵盖范围广泛,投资者应聚焦哪些细分赛道?综合多家机构观点,三大方向值得重点关注:国货崛起、情绪消费和AI+消费。国货崛起是近年来消费市场最显著的趋势之一。老铺黄金、毛戈平、巨子生物等国货品牌通过IPO登陆资本市场,获得投资者踊跃认购。这些品牌凭借对本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灵活供应链,正在重塑市场格局。情绪消费赛道呈现高成长性。潮玩、新茶饮、宠物经济等围绕Z世代情感需求的消费形式蓬勃发展。以潮玩行业为例,Labubu等IP火爆出圈,泡泡玛特作为行业龙头全年涨幅惊人,显示出情绪消费的强大吸引力。
AI+消费将科技与消费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增长点。智能眼镜、清洁电器等品类融合先进技术,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也开辟了新市场。下半年多家科技大厂将发布新品,进一步推动这一趋势。(数据来源:腾讯新闻、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财联社;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新消费环境持续优化,如何把握?】
政策支持是消费板块复苏的重要推动力。近期,多项促进消费的政策陆续出台,形成“提振需求+供给创新+优化环境”组合拳。九部门《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已明确发力方向,文旅、养老、体育等领域将直接受益于5000亿元专项再贷款与试点城市政策倾斜,这些政策为消费市场注入新动能。从消费数据看,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7万亿元,同比增长3.4%,消费市场保持平稳增长。国庆中秋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及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7%,增速虽较去年同期有所放缓,但整体表现稳健。双十一作为年终大促,将成为新消费趋势的重要观测指标。历年数据显示,双十一期间新消费品牌表现往往超越传统品牌,今年这一现象可能更加明显。(数据来源:新浪财经、腾讯证券、国信证券)
由此,可关注业绩确定性高的龙头公司,重点关注兼具渗透率提升潜力、供给端能力跃迁及政策支持的细分品类,看好产品力、渠道力、品牌力突出的龙头企业。
同时,在估值合理时布局,当前新消费板块估值整体合理,但内部仍有分化,部分标的经过三季度回调后,已进入性价比区间;后续注意把握政策导向。
港股消费关联个股:泡泡玛特、百胜中国、安踏体育、农夫山泉、百胜中国、海尔智家、华润啤酒、老铺黄金、思摩尔国际、蒙牛乳业。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风险提示:本材料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合法获得的相关内外部报告资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对任何产品未来收益的任何保证,不代表对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投资组合、投资回报及经营业绩等的任何承诺和预期。未来的投资可能会因外部经济状况变化(如利率、市场趋势和不同投资组合中的不同商业环境以及使用不同的投资策略)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投资者不应以该材料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信息做出决策。请读者仅作参考,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