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港股集体调整,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四连阳后首度回调,盘中微跌!(数据来源:choice)
消息面上,某ADC药物龙头5月22日发布公告,拟配售1900万股新H股,占扩大后H股数目9.11%及扩大后股份总数3.37%,配售价为每股42.44港元,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46.9港元折让9.51%。配售所得款项净额预计约为7.96亿港元,将用于投资核心产品泰它西普(RC18)的核心适应症拓展,如重症肌无力、膜性肾病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创新药迎政策、产业和业绩三因素共振】
长江证券认为,当前创新药行业正迎来政策、产业和业绩三因素共振,有望进入价值重估的新周期。
1. 政策端:医药行业属于强监管行业,呈现一定的“政策周期性”。2024年以来创新药全产业链支持政策逐步落地,比如引入保险增量资金、集采纠偏、丙类目录等一系列组合拳,医药行业尤其创新药已步入新一轮的政策支持发展新周期。此外,从医保基金使用情况来看,2018年至2024年间医保谈判新增药品协议期内销售额超过5400亿元,占2018年至2024年医保基金总支出的比例仅为2%,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 产业端:中国创新享誉全球,BD量质齐升。2025年AACR大会上有126家企业亮相,带来近300项研究成果,参会中国企业数量和展示成果数量均达到历史新高,表明国际学术盛会对国产创新药潜力的认可。2024年以来,中国创新药BD出海交易量质齐升,诸如ADC、双抗、GLP-1类资产不断涌现大额出海BD交易,出海BD的首付款和总包金额均明显提升,表明中国创新药不断收获国际MNC认可。
3. 业绩端:龙头Biopharma业绩靓眼,创新药行业盈利预期提升,或加速进入盈利周期。据长江证券统计,A/H创新药相关公司在2024年合计净利润为116.7亿元,2023年同期仅为6.7亿元,行业盈利能力明显提升,其中部分Biopharma龙头代表企业有望在2025年实现盈利,其他一部分代表型企业亏损趋势也明显缩窄。此外,国产创新药BD持续出海已经成为确定趋势,部分企业已将其变成“可持续赚钱的生意”,并且已经开始体现在上市公司业绩上,其对应价值也应当合理重估。(来源:长江证券20250518《再论创新药估值体系:创新药迎来政策、产业和业绩三因素共振》)
【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怎么选?更大涨幅+更低估值+更高纯度!】
1. 更大涨幅: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近1年涨幅46.65%,在8个创新药指数中排名第一。
数据来源:wind
2. 更低估值:因创新药企多数仍处于尚未盈利状态,估值主要考虑市销率。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当前市销率4.53,处于近5年48%分位点,估值合理偏低位,有较大上升空间。此外,从去年9月中旬开始,港股通创新药已逐步进入底部右侧的反转形态,当前或为布局的好时机。(数据来源:wind)
3. 更高纯度: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100%布局创新药产业链,创新药权重占比高达85%,全市场医药类指数中较高!
【关注中国硬核创新药力量,新质生产力代表,认准港股通创新药】
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前十大权重合计占比超72%,龙头属性突出!
数据来源:choice,仅为指数成份股列示,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
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特点鲜明:
更纯粹的创新药(高达85%的创新药权重占比,全市场医药类指数中较高);
更低估的创新药(截至5月21日,近5年市销率分位数48%)
底层资产是港股,可以T+0交易!
关注中国硬核创新药力量,新质生产力代表,认准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场外联接$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发起式联接A(OTCFUND|021030)$$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1031)$!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中个股仅作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以上基金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基金投资范围包括港股,会面临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
#汇财友道##银行逆势走强,多股再创历史新高##星球大战2.0?特朗普反导计划引争议##星球大战2.0?特朗普反导计划引争议##恐慌指数飙升!美国遭遇股债汇三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