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球资本市场的风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投资“中国香港”似乎成了新的浪潮。
随着5月12日,A股盘后《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公布,双方达成的协议明显好于市场此前的预期,将有利于提振市场风险偏好。
特别是对于港股科技行业,随着中美贸易摩擦进入缓和阶段,关税不确定性减弱有望缓解美国通胀担忧,从而提升美联储降息预期,而科技行业在AI驱动下的投资价值凸显,整体估值相对美国科技股仍有较大差距,香港“恒生科技”指数在当天拉升+5.16%。$广发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A(OTCFUND|012804)$$广发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OTCFUND|012805)$
实际上,在年初已也有不少外资纷纷表态看好中国资产,其中德银(德意志银行)早在2月5日就表达了对中国资产的乐观看法。其中的主要观点包括:认为中国股票的“估值折价”将消失;DeepSeek标志着中国知识产权的国际认可;全球资本配置的调整,将逐渐转向增持等等。
如果外资都看好中国资产,那么作为资本流动更自由的港股市场也有更大概率会受益。
数据上看,内地资金也明显在用真金白银投票。从内资南向交易的净流入数据看,今年以来的整体波峰也明显高于去年,4月11日单周南向交易净流入额更是达到822.5亿元。
与此同时,4月以来由于美国的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对美国经济基本面和市场带来负面影响。比较起来,中国和欧洲的政策稳定性和扩张性更强。这也将导致部分资金从美国流出,流向非美市场;在此情况下,港股在4月7日大跌后快速修复,恒生科技指数截至5月9日已从低点反弹上涨17.69%,再叠加5月12日关税谈判落地,累计已从低位反弹上涨23.76%。
在多重利好因素的驱动下,叠加市场资金偏好,虽然今年全球市场都经过不小的波折,但截至目前,港股市场中较具代表性的“恒生科技”和“恒生消费”2大指数表现仍位居全球主要市场中的前列。
今年以来全球主要市场涨跌幅表现(单位%)
数据来源wind,截止2025.05.12,指数过往表现不预示未来。
今年资本市场这一新的风向变化,希望大家引起足够的重视,一股“新港风”正在崛起。
此前,我们科普过比较多次恒生科技,实际上港股市场中还有一只涨幅尚未爆发的“恒生消费”指数,也值得大家关注。 $广发恒生消费ETF发起式联接(QDII)A(OTCFUND|020743)$$广发恒生消费ETF发起式联接(QDII)C(OTCFUND|020744)$
一方面,在港股上市的消费企业中,还有部分黄金、潮玩盲盒等新消费特色概念,另一方面恒生消费覆盖的电商、餐饮、旅游等板块与当前倡导的“服务消费提质”“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高度重合;与此同时,截至5月12日,恒生消费估值18倍,显著低于A股全指消费行业21.9倍。
除此之外,在港股市场中还有不少行业或主题指数,如港股创新药、港股央企红利等特别品种同样存在机会,大家后续也可以保持关注。$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发起式联接(QDII)A(OTCFUND|019670)$$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发起式联接(QDII)C(OTCFUND|019671)$$广发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发起式联接A(OTCFUND|022719)$$广发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2720)$$广发全球精选股票(QDII)人民币C(OTCFUND|021277)$$广发全球精选股票(QDII)人民币A(OTCFUND|270023)$
风险提示: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请按照自身风险偏好选择基金产品。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