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办三类10项宏观政策出台,对债市影响如何?
国泰基金
2025-05-07 13:51:24
来自上海
  • 1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热点直击:今日(5月7日)政策“王炸”来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重磅宣布“降准+降息”双箭齐发: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1万亿元,创2023年以来单次最大降准幅度;同步下调逆回购利率10个基点至1.4%,直接“压降”市场短端资金成本,预计带动LPR下行0.1%。这是央行年内首次“双降”组合拳,叠加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25个基点(首套房5年期利率低至2.6%),政策宽松力度超预期!与此同时,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同步加码:前者推出房地产融资新政、险资入市扩容等八项增量措施,后者明确科创板改革、中长期资金入市等重磅动作。这一轮政策“强刺激”如何影响债市走势?小泰带你即刻展开!

一、货币政策具体内容

数量型政策

降准举措: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这一举措将显著增加银行体系的可贷资金规模,为市场注入大量长期稳定资金。同时,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阶段性地将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目前的5%调降为0%,进一步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配置结构,释放更多资金用于支持实体经济。

价格型政策

政策利率下调: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目前的1.5%调降至1.4%,预计将带动贷款市场的报价利率(LPR)同步下行约0.1个百分点,这将引导整个市场利率中枢下移,降低企业和居民的融资成本。

结构性货币政策利率调降: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包括各类专项结构性政策利率、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从目前的1.75%降到1.5%,抵押补充贷款利率从目前的2.25%降至2%。此外,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5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其他期限的利率同步调整,全方位降低融资成本。

结构性货币政策

再贷款额度调整:增加3000亿元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由目前的5000亿元增加至8000亿,持续支持“两新”政策的实施;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服务消费与养老的信贷支持;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与调降再贷款利率的政策形成协同效应,支持银行扩大对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的贷款投放。

资本市场工具优化:优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将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原额度为5000亿元)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原额度为3000亿元)的额度合并,总额度为8000亿元。同时,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央行提供低成本的再贷款资金,可购买科技创新债券,并与地方政府市场化的征信机构等合作,通过共同担保等多样化的征信措施,分摊债券的部分违约损失风险,为科技创新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低成本、长期限的科创债券的融资提供支持。

二、对债市的影响分析

资金面宽松提振债市:降准释放的万亿元长期流动性,将使银行间市场资金面更加充裕。银行可用于配置债券的资金大幅增加,对各类债券的需求有望上升,尤其是国债、金融债等安全性较高的债券品种。回看过往,资金面的宽松往往会带动债券价格上涨,收益率下行。在过往降准周期中,10年期国债收益率通常会出现下行趋势,本次降准同样为债市带来了较强的做多动力。今日现券收益率暂呈“短下长上”格局,或与一揽子政策同时支撑股市,部分资金流向股市有关。

利率下行或推动债券价格上升:政策利率的下调以及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的降低,将带动市场整体利率水平下降。LPR的下行将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使得企业的债券融资吸引力提升,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可能增加。同时,债券市场的收益率曲线将整体下移,已发行债券的价格会因市场利率的降低而上升,无论是固定利率债券还是浮动利率债券,都将受益于利率下行环境。

信用债市场或迎来发展机遇:针对科技创新、服务消费、养老、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等领域的结构性货币政策,有助于改善这些领域企业的融资环境。随着再贷款额度的增加和风险分担工具的创设,相关企业发行信用债的难度将降低,融资成本也会下降。这将促进信用债市场的扩容,增加市场上优质信用债的供给。

总体而言,本次国新办会议发布的货币政策组合拳,从多个维度对债市形成利好支撑。资金面的宽松、利率的下行以及信用债市场的发展机遇,都将为债市带来积极的影响。然而,债市的走势还需关注后续经济数据的表现、政策的实际落地效果以及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等因素。建议保持灵活仓位,紧盯政策落地效果与基本面数据验证。

在当前位置或仍可继续关注债券配置机会,例如小泰家的$国泰嘉睿纯债债券A(OTCFUND|006475)$$国泰惠丰纯债债券A(OTCFUND|007214)$,纯债不投股,历史业绩优异,其中国泰嘉睿A近2年同类排名前1%,国泰惠丰A近2年、3年同类排名第2,两只产品均获银河证券三年、五年五星评级!想要配置中短久期债券产品的小伙伴,也可以多多关注中短债系列产品$国泰利享中短债债券A(OTCFUND|006597)$$国泰利享安益短债债券A(OTCFUND|017314)$

(数据来源:银河证券,截至2025.4.18,国泰嘉睿A近2年具体排名9/773,国泰惠丰A近2年、3年具体排名2/7732/656,同类指银河证券三级分类-长期纯债债券型基金(A类),评级为银河证券一季度评。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策略将随各因素变化而动态调整,仅供参考,不代表实际持仓情况,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和承诺。)

#航天军工集体走强!行情逻辑是什么?##央行降准降息!市场会如何反应?##外骨骼机器人正处商业化转变临界点##记录我的五月操作##2025巴菲特股东大会上说了什么?#

国泰惠丰纯债A成立日期2019-08-05,李铭一自2023-04-11起管理至今。2020-2024年业绩与业绩比较基准:2.87%/2.97%,3.31%/5.23%,1.34%/3.32%,4.39%/4.81%,12.76%/7.89%,业绩比较基准:中证综合债指数收益率。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本基金为债券型基金,预期收益和预期风险高于货币市场基金,但低于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属于较低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产品。

国泰嘉睿纯债A成立日期2018-10-11,胡智磊自2023-04-07起管理至今。2020-2024年业绩与业绩比较基准:2.51%/2.97%,3.76%/5.23%,2.62%/3.32%,3.49%/4.81%,9.24%/7.89%,业绩比较基准:中证综合债指数收益率。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本基金为债券型基金,预期收益和预期风险高于货币市场基金,但低于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属于较低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产品。

国泰利享中短债A成立日期2018-12-03,陶然自2020-07-07管理至今,丁士恒自2020-05-15管理至今。2020-2024年业绩与业绩比较基准:2.50%/2.37%,4.40%/3.27%,2.60%/2.49%,3.27%/2.60%,2.57%/3.42%。业绩比较基准:中债总财富(1-3年)指数收益率80%+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税后)20%。资料及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本基金为债券型基金,预期收益和预期风险高于货币市场基金,但低于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属于较低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产品。

国泰利享安益短债A成立日期2022-12-09,陈育洁自基金成立起管理至今。成立以来-2024年业绩与业绩比较基准:0.23%/0.19%,3.73%/2.53%,2.87%/2.34%,业绩比较基准:中债-综合财富(1年以下)指数收益率*90%+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税后)*10%。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本基金为债券型基金,其长期平均风险和预期收益率理论上低于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高于货币市场基金。

风险提示:本材料由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供。本材料观点将随各因素变化而动态调整,不构成投资者改变投资决策或选择具体产品的法律依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在投资前应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风险揭示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您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材料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和承诺。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