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复盘
过去一周,在两会的提振下,A股延续强势,上证指数上涨1.56%,收报3372.55点;行业板块方面,申万一级行业中,相对低位的有色、国防军工涨幅居前,涨幅超7%,TMT、机械、汽车、钢铁也表现靠前;石化、综合表现较弱,跌幅超过1%。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额为16557.53亿元,较前一周下降15.41%。
二、国内外宏观
国内:2025年2月CPI同比-0.7%,预期-0.4%,前值增0.5%;核心CPI同比-0.1%,前值增0.6%;PPI同比-2.2%,预期-2.1%,前值-2.3%。2月CPI、核心CPI、服务CPI、PPI均超季节性走弱,也低于预期;春节扰动之外,本质应还是需求偏弱、消费不振、基建实物工作量尚未改善。低物价叠加关税扰动,降准降息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加大。
3月3日,财新中国制造业PMI数据公布,2月份财新制造业PMI录得50.8%,较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随着“金三银四”到来,3月制造业PMI有望继续保持扩张态势;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宏观政策的部署延续 “稳中求进”的总体基调;3月6日,人大召开经济主题记者会,对促消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及稳外贸政策的表述更为具体、落实更为细化。《政府工作报告》将2025年GDP增长目标维持在5%左右,体现了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思路;同时正视有效需求不足、特别是消费不振问题,将物价涨幅预期目标调整至2%,预计CPI目标将更具约束性及现实性;为对冲海外不确定性,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将赤字率设定为4%;货币政策延续“适度宽松”基调,降准降息仍值得期待,降准节奏或快于降息,同时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发挥更大作用;防风险思路进一步扩展,坚持在发展中化债、化债中发展,提升了广义基建增速预期。
海外:美国2月新增非农低于预期,政府部门就业成为拖累(政府部门新增就业仅录得1.1万人,是近10个月以来最低,显著低于2023-2024年均值的4.9万人),失业率增加至4.1%,薪资增速环比放缓,“小非农”更是大幅低于预期。3月4日,美国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讲话,阐述其全面的国内外政策计划。美国关税政策反复,先后宣布并推迟对墨西哥、加拿大的关税。
欧洲:德国财政重大转向,拟放宽债务限制,设立5000亿欧元特别基金,“不惜一切代价”刺激经济;欧盟提出8000亿欧元“重新武装欧洲”计划。欧洲央行如期降息25BP,暗示降息步伐或近尾声。
三、资源周期板块
过去一周,布伦特原油现货均价周环比下降2.86%,铁矿石价格周环比下降4.16%,阴极铜价格周环比上升0.31%;中游:动力煤价格指数周环比下降2.29%,螺纹钢价格周环比下降0.76%,水泥价格周环比上升1.55%;下游:2月第四周乘用车市场日均零售同比增长46%;物价:蔬菜价格周环比下降1.77%,猪肉价格周环比下降1.77%。
钢铁:供给端,发改委主任表示,将分行业出台化解重点产业结构矛盾的具体方案。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任务中也包括:持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推动钢铁行业减量重组。钢铁行业供给格局有望改善,落后低效产能有望退出。需求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地方政府专项债拟安排4.4万亿,同比增加5000亿,用于“两新”、“两重”项目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拟安排1.3万亿,同比增加3000亿。在低库存以及供需改善的预期背景下,钢厂利润有望持续走扩,钢企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有色:整体来看,美元指数因美国就业数据疲软及美联储可能加速宽松而走弱,推动有色金属价格上涨;另外,欧洲积极推动财政扩张,德国提议设立5000亿欧元基础设施基金,及对国防“不设限”支持的计划成为驱动有色商品价格的新增变量。基本金属方面,前期美国表示可能将对铜征收25%的关税,催化comex铜价大涨,把LME、沪铜一起带起来。铝去库存拐点初现,基本面健康带动价格上涨。此外,受锑涨价带动,铋、铟价格相继出现跳涨,钴价也有亮眼表现,并带动相关小金属股票大涨。
油气:过去一周原油价格震荡下跌,布伦特和WTI油价分别降至70.36美元/桶和67.04美元/桶。供给侧方面,伊拉克恢复库尔德斯坦地区石油出口,OPEC+宣布从4月开始增产,导致供应增加预期打压油价支撑底线。尽管美国暂缓对加墨关税、欧洲央行降息等事件短暂提振油价,但OPEC+增产计划仍意味着油价下行空间扩大。市场关注重心集中在地缘政治博弈,而非供给端宽松。美国石油开采面临资源劣质化和成本通胀双重压力,OPEC+维持高油价意愿和能力未减弱,油价底部支撑依然存在。
化工:过去一周,化工板块跑赢沪深300。关注三四月份旺季有望涨价的品种,如农化、纺织化学用品、制冷剂等。2月份氯化钾市场持续走高,进入3月,国内氯化钾市场供应情况或将逐步改善。国际钾肥价格保持坚挺,中短期内钾肥价格或将继续上行。化工供给端,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国家发改委主任在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分行业出台化解重点产业结构矛盾的具体方案,推动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扩大中高端产能供给,让供给侧更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需求端,化工传统需求旺季“金三银四”到来;政府工作报告提及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近期市场风格处于再平衡阶段,化工板块供需边际改善明显,关注化工顺周期板块的补涨机会。
新能源:光伏——受国内政策影响,市场特别分布式出现一定抢装,3-4月需求出现明显提升,海外库存也处于较低水平。在政策窗口期抢装预期及行业自律机制的双重驱动下,国内光伏产业链价格呈现全面反弹态势,短期有望维持。据硅业分会统计,多晶硅环节虽成交均价暂时企稳,成交均价为4.17万元/吨,但部分企业报价已上调,推动市场看涨情绪,头部企业预计随着国内外需求回暖,多晶硅价格将进入“企稳回升”周期。硅片环节因下游抢装需求旺盛,N型矩形硅片(G12R)价格涨至1.35元/片,周环比上涨3.08%,反映供需阶段性失衡。组件环节,分布式组件现货价格则从0.65元/W攀升至0.73元/W,头部企业报价已触及0.75元/W,较年初低点反弹超10%。此外,辅材如光伏玻璃及胶膜亦同步上行,其中,2.0mm光伏玻璃价格均价13.50元/平方米,环比2月增加1元/平方米;3.2mm光伏玻璃价格均价22.50元/平方米,环比2月增加2元/平方米,显示全产业链成本压力传导加速。锂电——刚果金暂停钴出口四个月,全球钴价在10天内上涨超40%,高镍铁锂固态受益。三元涨价利好铁锂,且目前头部铁锂厂商均满产,涨价有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