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复盘
过去一周,A 股整体表现强势,日均成交量和成交额均保持在较高水平。指数表现上,上证指数 、创业板 指数、科创小盘涨幅领先,红利指数 有所下跌,科技股成为市场焦点。板块方面涨多跌少,计算机 、传媒、汽车板块涨幅居前,涨幅超过7%,只有银行、煤炭、建筑、食品饮料 板块出现小幅下跌。春节期间,美国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 10%关税,叠加 1 月国内 PMI 出现一定幅度回落,A股节后首日冲高回落,随后两日,DeepSeek 引发的 AI+热点题材发酵,带动市场整体风险偏好提升,成为 A 股上行的主要支撑。在两会之前,目前市场主要关注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以及 AI 催化所带动的政策预期。
数据来源:Choice,截至2025.2.9。
二、国内外宏观
受春节错位的影响,1月CPI 同比+0.5%,预期+0.5%,前值+0.1%;PPI同比-2.3%,预期-2.1%,前值-2.3%。
从环比看,1月食品价格上涨1.3%,影响CPI 环比上涨约0.24个百分点,占CPI总涨幅三成多;1月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37个百分点,占CPI环比总涨幅五成多,服务中,春节期间出行和文娱消费需求大幅增加,飞机票、交通工具租赁费、旅游、电影及演出票价格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8个百分点。1月CPI同比增速较2024年12月上升,一方面是服务价格表现较强,另一方面也是食品价格的拖累减小,但预计2月CPI同比增速将受高基数和春节效应退坡的双重影响,或较1月下行;PPI同比偏弱主要是生产的季节性因素影响,但预计稳增长的宏观政策将在春节后持续拉动生产端表现,因此年内PPI同比增速有望维持持续小幅上行。
海外方面,短期而言,财政部再融资公告反映近期美债供应增加风险不大,新任财长贝森特表态关注美债10年期收益率等因素均驱动了美债长端收益率的下行。但非农数据表现仍有韧性,家庭调查口径下的失业率超预期连续回落,美联储降息暂停预期强化,美债10年期收益率反弹至4.5%附近。长期来看,人工智能或对美就业市场形成冲击,加上政府裁员,未来几年美国失业率或将提升。
数据来源:Choice,截至2025.2.9。
三、资源周期板块
大宗商品 方面,过去一周,国内:原油、沪金、螺纹钢、沪铜、沪铝,周涨跌幅分别-1.39%、 3.48%、-0.30%、2.28%、1.74%;全球:布伦特原油、COMEX黄金、LME铜、LME铝、CBOT大豆,周涨跌幅分别为-2.74%、2.03%、3.78%、1.60%、0.72%。
油气:原油累库+国际局势变动,油价维持震荡。尽管特朗普2月6日公布对伊朗的制裁措施,其中涉及一艘超大型油轮和两艘阿芙拉型油轮,以及多个涉及伊朗石油贸易的国际实体和个人,但年初市场对制裁已经有所预期。此外,由于美国原油和汽油大幅累库,叠加俄乌冲突有停战迹象(据英国媒体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将试图迫使乌克兰同意根据和平计划在4月20日复活节前与俄罗斯停火),从而油价出现日内跌幅较大的现象。2月3日,OPEC+会议未更改其从4月1日开始增产的计划,以弥补伊朗和俄罗斯受制裁的石油供给。考虑到OPEC+的诉求是维持油价稳定、而非维持低油价,预计油价或继续在70美元/桶左右维持震荡。
有色:基本金属——过去一周沪铜/伦铜/美铜价格分别上涨2.26%/2.60%/7.54%,美铜涨幅领先,主要受特朗普关税政策驱动。1月31日,特朗普宣布最快将在2月中旬开始对包括铜铝等多个行业实施新的进口关税,美铜受此催化大幅上涨,从而带动沪铜和伦铜上涨。贵金属——特朗普交易仍未完全消退,市场对未来经济滞涨担忧仍在,中长期角度来看,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方向明确,东欧及中东等地缘冲突仍将凸显贵金属避险属性,中国央行1月增持黄金,贵金属中长期配置价值不改。能源金属 ——锂矿复产传闻压制短期价格,叠加1月出口数据,本月供应端预计较为充足;需求端下游产量受假期影响环比小幅下滑,但同比去年增量较大,多数下游企业维持开工。Deepseek表现超预期,AI下游应用充分受益,人形机器人板块普遍上涨,对稀土永磁板块形成催化。
钢铁:2月8日,工信部网站发布了《钢铁行业规范条件》文件。为加快推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信部对《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修订)》进行了修订,形成《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相较于2015年版本,在政策目标、评价体系、指标要求、行业导向等方面进行了显著调整和优化,总结来看,2025年版规范条件聚焦行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分级评价、低碳化、智能化、兼并重组等举措,推动钢铁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效益提升。本次文件为纲领性文件,后续预计将有更多具体配套政策出台。短期重点关注两会宏观预期。
化工:1)库存逐渐去化,随着化工产品价格在2024年8月份急剧下降,当前主要化工产品持续去库,整体库存水平处于历史较低水平;2)盈利见底,2024Q3主要化工龙头企业利润率达到2020年以来的历史底部,2020年以来,全球化工产能成本曲线更加陡峭,欧洲化工装置已成为全球成本最高的边际产能,三季度欧洲部分产能亏损加剧;3)机构持仓见底,2024Q3公募基金在中信基础化工的持仓降至2.89%,回到2021年以来的底部水平。展望2025年,中国和美国财政政策有望加码,欧洲部分装置加速退出,化工有望迎来补库存周期。
公用事业:2025年2月9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 《关于深化新能源 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2025年6月1日为界划分存量和增量项目:存量项目电量规模和机制电价与现有政策衔接,价格不高于当地煤电基准价。增量项目电量规模由各地根据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完成情况等确定,机制电价由各地每年组织项目自愿参与竞价形成。
首次引入机制电价托底新能源 盈利能力、强化可预见性;差价纳入系统运行费用,由工商业承担。政策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入市,有望以真实市场价格促进资源高效配置。同时,建立差价结算机制,补偿市场交易均价与机制电价的差额,实行“新老划断”,在引导电站优化运维、交易能力的前提下帮助新能源入市后获得合理回报,增强中长期盈利的可预见性,实现新能源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用户角度,居民、农业用户仍执行目录电价,未受到影响。
新能源 :光伏——欧洲光伏组件在2025年春节后呈现涨价趋势,欧洲市场需求或开始企稳,组件端反弹机会值得重视,同时从Sun.store报告看高效率组件涨价幅度相对更高,新技术相关光伏企业或将迎来更大的机遇。2月7日,市场监管总局建立反垄断“三书一函”制度,针对滥用行政权力排除竞争等行为采取多种措施整治,有利于光伏企业摆脱不良竞争,或对光伏行业股价产生积极影响。此外,新能源全面入市节点6月1日前,光伏风电有望迎来抢装。锂电池——AI催化机器人以及智能汽车 等方向,继续看好板块中期需求。
数据来源:Choice,截至2025.2.9。
风险提示: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本金不受损失,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募集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价值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投资者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本基金的具体情况。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鹏华国证钢铁行业指数(LOF)C(OTCFUND|012810)$$鹏华资源C(OTCFUND|012808)$$鹏华内地低碳联接A(OTCFUND|012754)$